首页 >> 展会新闻 >> 龚鹏程:万国衣冠拜冕旒,重塑中国服饰文化文明

龚鹏程:万国衣冠拜冕旒,重塑中国服饰文化文明


  各位朋友非常高兴能够有这个机会到这边来跟各位报道,我原先就猜测叶锦添的报告会有很多的图片,所以我也不用准备图片了,我主要想来这边跟各位探讨一下一些做服装的观念,刚刚叶先生谈的讲述,各位可以看得出来,它从对当代西方艺术慢慢追诉,追溯到中国传统的一些艺术。我现在想倒过来谈一下,从服装最源头的一些观念,我们来讨论一下中国的这些服饰文明,服装文明的基本观念,我借用一首诗叫做万国衣冠拜冕旒,这是唐朝王维的诗,他讲的是唐朝世界各国的使者到中国来参访,这个时候显示了从唐代那个时候,中华帝国那个时候的声威远播的状态,拿这个状态是想说一下中国跟系跟西方帝国跟服装商的关系,现在我们在世界服装文明的发展,或者是现在我们的服装产业跟世界的关系来说,就像刚刚开始主席说过的,我们其实是一个后进国,我们部分是观念、市场,大部分都是向西方先进国家在学习,但是古代并不如此,特别是在古代比较起来的话,比如说在唐朝,所谓万国衣冠拜冕旒,这个时代,我们中国的衣冠,中国还是叫衣冠上国,在世界上的文化上的地位。我们唐代的时候,当然世界各国,各个民族他们到中国来,他们也穿着衣冠。但是最早中国跟周边国家,周边的民族相对比的话,我们觉得我们最特别的一方就在哪里呢?在于中国人的衣冠文明,在中国周边国家,显示我们是最高雅、最先进的。

  因为对比来看,古代人最早的时候,当然我们御寒,或者是遮羞,当时用树皮,或者是用兽皮,用树叶或者是树皮来遮羞、来御寒,要美观,或者是显示一个社会中特别的礼俗,比如说这个人结婚了没有,或者是这个人是不是生了小孩,或者是这个人捕猎,打到野猪,他用什么来现实,他是族里面的酋长,用什么显示?用花纹,或者是插上羽毛,用这个来现实,这个叫做纹身文化,像邓启耀先生谈到了,他是著名人类学家,他在各个民族,早期大概都有这样的纹身的文化,可是中国很早就脱离这个阶段,在春秋战国时期,根据庄子的记载,现在江浙时代都是断发纹身,把头发剪了,身上涂上花纹,现实他的地位,显示礼俗上的地位,可是中国现在早就居衣冠了,我们跟周边民族的对比,最明显的是中国人把头发留下来,还有中国人穿衣服,中国周边的很多人不穿衣服,纹身,这样的底下,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很早,刚才讲强调中,穿衣服和不穿衣服的对比,我们的服饰花纹主要表现在衣服上,不是表现在身体上,这样的一种共同,当然它有技术上的原因,技术上的原因是什么呢?比如说我们皇帝的时候,皇帝跟雷祖。我们做衣服的文明推到在皇帝阶段我们做衣服了,这个当然是一个传说,当然考古文献,考古资料是可以证明,可以支持这样的一个传说的。因为我们在仰韶文化中就发现了一个,剖开一半的蚕茧,这个最早证明了,在最早在新石器时代的中期,中国人就已经懂得怎么样取丝来做衣服这样的一种技术,而这样的一种丝,采丝做衣服的技术要到唐代中叶,就是十二三世纪的时候,这个技术才传到欧洲,欧洲懂得用这样的技术,距离中国最早使用这样的技术,恐怕迟了将近三四千年,其他的比如说蘅芜度发现的技术也很早,距今三千到五千年之前,另外其他各地出土的纺轮出土了,表现在中国很多地区,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,整个无论是用料,还是纺织的技术这些东西我们发展得非常非常早,包括剪裁,开始就是披肩式的等等,后来发现,用染料的方法已经很多元了,我们能够掌握得很好有关各种染料的运用,另外在湖北江陵发现的针织品,也是目前全世界最早的针织品,也就是说我们无论是用料、技术,在各方面,在全世界都是最先进的,那么在这样的一种情况底下,看周边的民族,他们不穿衣服,我们当然就会显得,觉得服装是中国文明中最具代表性的,我们跟其他的民族对比,我们在服装方面,技术特别的先进,我们就油然而生了,这个服装是代表了中华文明的一种感觉,所以我不晓得各位了不了解,我们向来服装作为文明的最基本的象征,我们这个文化的文,文明的文,文章的文,最早都不从文字,所有的文都是从衣服来的,衣服的纹饰,比如说虎豹身上有花纹,人身上的花纹是在衣服上,我们用衣服上的花纹说什么是文明,天的纹是日月星辰,地的文是山川大地,人就是服装,所以穿着一个中央正式的服装穿戴这样的服装,大大方方地站这里,那是最吉利的东西,文在里面现实我们文明的状态,所以在中国是以服装来代表文明,如果是不穿衣服裸体,基本代表不开化,不礼貌,或者是羞辱自己、羞辱别人,羞辱自己及比如越王勾践被打败的时候,把衣服脱下来,表示臣服。这是屈辱自己,屈辱别人的时候,我看不起你,我把衣服脱了,来羞辱你。这是中国一个基本的一个观,服装代表文明,而且服装是我们所有思考其他一切人文创造的时候,一个最基本核心的东西。反观西方,反观其他的民族文明并不如此,比如说古印度、古希腊,他们的文明是从身体来的,叫身体的文明观,因为文明是从身体上看,所以西方在古印度和古希腊,他们对于形体,他们很重视这个形象,以及从重视形象的美感,从这里面来看,来说明他们的文化,这样的一种不同,最明显的例子是什么呢?是古印度的那种形象之学,对于人体的形象的这个学问,很早就很发达,中国人看人的这个形象,很晚的事情。什么样的人是一个好的人象,后来佛教兴起以后,大幅兴起形象之美的这些观点,去创造佛陀崇拜,我们现在看佛的造像,32像这些都是普罗门原来人体之美的观点,被佛崇拜的时候吸引过来的,所以佛有32种好,32种像。凡是对人体产生的人形象之美的观察我们就会想把这个美保留下来,就雕塑、造像。希腊和印度都是这样的。所以像亚力索得除了写工具论等等之外,他写体象学,整个希腊人怎么看,看这个人体形象之美,包括从人体跟动物之间的类比,比如说人长得头大,毛发多,这种人可能勇敢,讲这种形体的,还有从人的类别上看,男人、女人、埃及人,不同的种族,他们的形象,到底显示什么样的状态,这个是希腊的体象学,在讲究人体之美的这一种文化底下,所以我们看到希腊、印度的很多的那些雕刻、古代的绘画,充分显示了人体美。

  而在这样一种人体美的这种表现底下,衣服他们的衣服其实是什么呢?就是我们身体的一种延伸,或者是我们身体的一种补充,我的形体不够美,那么我就靠什么?靠服装还修饰它,或者是我通过服装主要来怎么样?来展示我这个肢体的美感,所以服装要不就是通过服装来表现身体,要是就么通过服装来修饰身体,服装变成我们身体的一种延伸,或者是身体的一种展示,相对来说,中国的服装观不是这样的,中国的服装观第一,我们不重视形象,而重视心,荀子有一篇叫非象篇,我们不要重视人的这种形象,应该重视它的内心,很多长得好看的人都是坏人。很多圣贤,但是他们长得并不好看,庄子的德从服里面讲的人的内在道德充实,显示出那种人的亲和力,所有人都爱慕他,但是这些人都是样子很丑陋,但是天下奇闻形容的都是一些模样极丑,但是非常有亲和力的人,表示什么?表示中国人的审美态度在荀子、在庄子的那个时代,就确定一个典范,这个就是模型,基本的模式,这个模式是说什么?是我们不要重视外形,重视它的道德以及内在的信心。所以空子说以貌取人施之与人。不是你修饰打扮,你这个人显示出文化,我们不重视外貌的部分。

  当我们谈形的时候,我们怎么谈呢?我们不是谈自然的形体,人长得美跟丑不是你能决定的,是天生的,我们主要不谈自然形体,我们谈一种人文形体,这个人文形体是表现我们的服装上的,所以通过服装来看,所以第一,我们讲人美不美,常常不是从他的形貌说,而是从他的服装上说,所以我刚才讲服秀之美,这种服饰的美是作为文章、文字的典型的例子,说容貌基本上是从服饰上说,所以荀子的非十二字篇,讲饰君子之容,君子的样子应该是什么样的,讲了衣冠是正式的,这个是代表一个人,所以他的样子是辉辉然、广广人、浩浩然。这个是显示在服装上,而不是表示在形体上。刚才讲的是文化上。
分页:1 2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