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> 展会新闻 >> 今年就业季供求双方有了新变化

今年就业季供求双方有了新变化

核心提示:数据显示,今年高校毕业生预计达820万人,比去年多出25万,就业压力不小。但各种促就业政策、各地引才政策的出台,给稳定就业夯实了基础。毕业生想找啥工作,企业需要啥样的人才,二者又有什么新变化?一起看一下。

5月初,就业季已经过半。不少毕业生已经找到了工作,没找到的还在奔忙。

数据显示,今年高校毕业生预计达820万人,比去年多出25万,就业压力不小。但各种促就业政策、各地引才政策的出台,给稳定就业夯实了基础。毕业生想找啥工作,企业需要啥样的人才,二者又有什么新变化?一起看一下。

毕业生

选项和出路更多

以90后为主体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心态已经发生了变化,选项多了,出路也就多了。

北上广不再是必选项。“我原本愿望是留在北京,但是综合考虑户口、买房、子女上学等现实问题,最后选择了天津。”清华大学博士生任硕今说,“我女朋友现在也在北京工作,为了陪我,过段时间就调到天津分公司。”

薪酬水平也是高校毕业生找工作时重点考虑的因素。很多同学对薪酬比较看重,他们表示,人不能活在真空里,城市生活成本是真实的存在。但同时,许多人表示可以接受较低的起薪,只要有利于事业的发展,看得到将来的发展空间。

专业对口、感兴趣,也是很多毕业生坚持的标准。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郭金玲之前收到一家企业的录用意向,工作内容是写材料,被她婉拒,“我性格外向,更喜欢去采访调研、写新闻,不太适合坐办公室。”

从事工业产品设计的大四毕业生梁恩瑞说:“现在出现了很多新产业新业态,家长可能不了解,尽管如此,他们很少干预我找什么工作,只要我喜欢就行。”

毕业生在就业中也遇到不少挑战。信息不对称是第一关。北京林业大学毕业生卫星杓说:“很多时候,我们因为错过招聘信息而错失理想职位。”调查发现,错过招聘信息不是因为信息少,而是因为招聘信息鱼龙混杂,里面不乏虚假信息。

此外,就业歧视也是毕业生的一大烦恼,部分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仍存在一些隐性要求。而在专业技能以外,用人单位也有新需求。“有一次去一家企业面试,面试官说单位篮球队还少一个人,问我会不会打篮球,我说不会。”毕业生卫星杓很羡慕那些多才多艺的同学。

企业

看重能力和潜力

58英才招聘研究院院长李妍表示,根据58英才招聘研究院的数据研究发现,企业往往更加看重学生的社交能力、人际理解力、快速适应环境的能力。

阿里巴巴在招聘时会重点考察三个方面的内容,校园招聘负责人刘湘雯以技术类应届同学的招聘为例介绍:首先要考察的是学生的基础能力,比如本科生的学习成绩,研究生的论文发表及研究项目情况等。相应的,在笔试环节,会安排一些编程测试。其次会考察应聘人员的成果,比如考量前来应聘的大学生携带的设计和研究成果,看看这些研究成果有没有向产品转化的能力。第三是价值观层面的考察。

李妍说,不同企业招聘需求不同。就校园招聘而言,各类企业都本着人才培养的目的为未来储备可用之才,因此毕业生身上所具备的潜力尤为重要。此外,关于大学生学历的问题,企业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,不再一味锁定名校毕业生,而是更看重岗位匹配度、学生的软素质、与企业价值观的融合度等因素。“学历和学校背景是我们招聘过程中的一个因素,但能力才是我们决定是否录取一个新人的关键。招聘过程要经过各个方面的衡量和比较,阿里巴巴没有对于重点高校大学生的偏好,也不会在学历上设置任何‘隐形门槛’,我们始终坚信‘能力取胜’。”刘湘雯说。

不少高校招生人员表示,今年校园招聘呈现出的一个巨大变化,就是很多企业启动招聘更早、岗位数量更多、签约速度也比往年更快。而在整体就业环境整体利好的情况下,毕业生在择业等方面也存在新变化。

●就业环境整体利好

业内人士认为,随着我国经济总量放大,由高速发展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,新经济的蓬勃发展,企业质量效益显著提升,新产业释放了大量就业岗位,带动了就业容量和就业率的双向提高,这对毕业生整体就业环境的改善都是利好因素。“新旧动能转换加速,让高新技术企业异军突起。信息技术、生物科技、新能源、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企业有了一定程度增长,令岗位需求发生了结构性变化。一方面,传统高能耗企业的岗位需求明显下降;另一方面,新的业态以及新兴产业的创新企业,尤其是各类专业技术人员需求量居高不下。”山东省潍坊市大中专毕业生指导就业中心主任王术平说。

●择业成为新难题

有数据显示,市场上企业提供的岗位已经足够多,但是不少大学生依然面临择业烦恼。

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刘睿介绍说,如今来自企业之间的“人才大战”日趋明显。学生就业满意度在不断提升,但随之而来的就是择业问题。根据北航对求职大学生的调查显示,应届毕业生求职过程中面临的最大困惑,包括“担心做出错误的选择”和“多个工作难以选择”。“学生不是找不到工作,而是找到工作后不知道怎么选。‘担心做出错误的选择’从2015年的第三位上升到2017年的第一位,意味着学生求职过程中会更多考虑如何与自己的规划联系起来。”刘睿说。

●求职目标更加多元

河南省人才交流中心副主任卢宇表示,目前,作为应届毕业生主力军的95后开始大量进入人力资源市场。一个明显的特征是,自我实现需求日益明显,生存需求逐渐淡化,其所持的就业观更具时代特征,求职目标也因此更加多样化。“在求职择业的过程中,95后更加注重个人成长空间和未来发展前景,对于薪酬福利方面的关注度则有所下降,从这个角度来看,95后在步入职场之初、面临职业选择的时候相当务实,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长远目光。”卢宇说。

从企业角度来说,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。由于部分毕业生就业期望值相对偏高,高校专业设置与企业对技术和管理人才的要求存在“时间差”。“根据我们统计来看,中小企业是吸纳大学生就业的主力军,但部分中小企业还存在招人难,部分专业学生就业难现象。比如,目前技能型人才紧缺,机械、机电、营销等专业毕业生位列供不应求的专业,财会、行政、文秘、企业管理等职业则出现明显的供过于求情况。”王术平指出。

韩秉志王昊男巩育华 孟思奇

来源:《人力资源报》

相关资讯 · MESSAGE